- 廖烟开;刘继滨;蔡建华;李苍松;
目前缺乏施工期隧道围岩快速分级方法。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隧道施工期围岩级别快捷判定技术及配套装置的研究,可一次性快速获取3个定量指标R_c、V_(pm)和V_(pr)值,通过手动输入修正系数K_1、K_2和K_3,自动对隧道围岩级别进行快速判定,提高了隧道施工期围岩级别的判定速度,减少了人为判定误差,为施工期围岩级别划分、动态设计、施工提供依据。
2017年05期 v.43;No.193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4K] [下载次数:1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韩永琦;王宁慧;
白云岩是碳酸盐岩,属于可溶岩,在铁路隧道围岩分级中与灰岩相同。与灰岩相比,白云岩相对不容易溶解,其孔隙率小,围岩强度高。将白云岩与灰岩一并做降级处理,存在白云岩围岩分级偏低的问题。依据铁路隧道围岩E_d(动态杨氏模量)定量分级体系,将白云岩做单独处理,解决了白云岩围岩分级等级偏低的问题。
2017年05期 v.43;No.193 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25K] [下载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冯彦谦;
激发极化法(激电法)与探地雷达的综合物探方法不需破坏路基,可直观反映路基含水量的变化。物探成果与挖探试验、路基变形的实测值对比分析表明,物探成果稳定、可靠。
2017年05期 v.43;No.193 8-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7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雷理;
为满足运营铁路隧道衬砌检测要求,提出车载隧道检测装置机械系统设计方案,并根据隧道检测总体结构设计方案,合理构建测控系统。在隧道衬砌雷达检测装置机械系统、测控系统设计的基础上,完成装置零部件的制造、装配与测控系统的搭建并实现系统联调。通过在赣龙线某隧道的现场试验,总结了隧道检测装置的优点及存在的问题。
2017年05期 v.43;No.193 1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87K] [下载次数:1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赵广茂;陈承申;段清明;黄廷哲;许广春;
地面核磁共振技术可直接从地面探测地下地层的含水量。将地面核磁共振技术应用于黄土滑坡勘察工作,获取滑坡下方各地层的含水量、渗透率等参数,为滑动面的确定提供定量化勘察成果,对于黄土地区的铁路勘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2017年05期 v.43;No.193 14-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09K] [下载次数:2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陈德君;王树栋;王光权;
在隧道超前预报中,受成本、效率、工期等因素的制约,传统钻探法的应用存在很多局限。分析采用综合物探技术进行超前预报的必要性,介绍隧道超前预报中常用的物探方法及其典型成果,提出采用多种物探技术相结合的综合物探预报方法及其最佳组合模式。结合工程实例,验证了综合物探技术在隧道超前预报中的优越性。
2017年05期 v.43;No.193 18-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85K] [下载次数:1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王延涛;李祚向;陈怡民;程增晴;
采用瑞雷面波法对某顶进桥土体固化效果进行检测,注浆固化前后速度对比分析及V_R与地基系数相关分析表明,瞬态瑞雷面波法能够客观验证注浆固化的效果,检测方法可行、可靠。
2017年05期 v.43;No.193 2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1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黄宇;尹小康;
以海口东海岸人工岛工程勘察为例,对高分辨率地震反射波法勘探的仪器要求、采集参数选择、资料处理、资料解释等方面进行介绍。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勘探精度、较快的工作效率、较好的地层反映效果等特点,使其成为海上勘探的首选。
2017年05期 v.43;No.193 25-27+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39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曹云勇;
暗河勘察一直是长期困扰工程物探的难题之一,尤其是在西南山区,地形起伏大,地下分布暗河较多,很多常规物探方法无法正常开展。以贵南高铁几处暗河勘察为例,探索高精度瞬变电磁法、天然场音频大地电磁法在暗河勘察中的应用。
2017年05期 v.43;No.193 28-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37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陈承申;
采空区勘察是铁路前期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其结果直接影响铁路选线工作。通过天然源面波法和地震映像法在浅层煤矿采空区勘察的联合应用,分析综合物探技术对采空区勘察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2017年05期 v.43;No.193 32-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96K] [下载次数:2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智刚;杨志斌;
以贵阳市轨道交通2号线某隧道工作面地质雷达超前地质预报和地表地质雷达探测为例,对地质雷达探测剖面进行分析,并结合地质资料进行解译。施工过程中现场开挖揭露的地质情况显示,虽然基本探明了工程区不良地质的位置、性质与规模,但同时也发现了地质雷达在某些情况下有其局限性,探测过程中应注意排除金属、地下水、地下管线及高架桥等因素的影响。
2017年05期 v.43;No.193 35-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19K] [下载次数:1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周学明;
采空区勘察一直是铁路工程设计与施工的难点。利用多尺度(地震纵波反射、地震横波反射及地震映像)地震方法对采空区进行联合探测,研究不同尺度地震方法对采空区的反映特征,以探明采空区的位置和结构特征。工程实例表明,地震纵波反射可快速探测采空区的宏观特征及埋深;地震横波反射可有针对性地探测采空区的细部结构及浅部地层特征;地震映像适用于超浅层探测。
2017年05期 v.43;No.193 39-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3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肖立锋;
介绍一种划分隧道土石界面的新方法—天然场面波法。以怀邵衡铁路拱桥铺隧道定测的一个天然场面波剖面为例,通过少量的钻孔资料,标定黏土层和下伏基岩的视横波速度值,据此划分土石界面及圈定断层位置。钻探验证表明,天然场面波视横波速度剖面能直观地显示岩层的纵、横向变化情况,提供基岩面的埋深和起伏等信息,为查找断层等其他不良地质体提供依据[1]。
2017年05期 v.43;No.193 4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94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刘铁华;
设计并编写高铁路基一体化瞬态面波处理系统软件。该软件采用Qt编译环境,实现便捷化数据管理的同时,解决了数据处理的动态更新问题,使得处理过程中即可对处理结果有基本的掌控,提高了处理效率。此外,在算法方面,研究并实现了常规频散谱计算和面波反演算法,为数据处理提供多种算法支持。
2017年05期 v.43;No.193 45-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36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陈清;
以新建杭绍台铁路曹娥江引水隧洞及锦赤铁路窑洞探测为例,分析高密度电阻率法探测地下构筑物的方法及效果。电法仪的温纳装置信噪比虽高,但其实测的视电阻率断面不能确定引水隧洞的位置。实例表明,二维反演结果可准确确定引水隧洞位置;电法仪的温施装置更近似单点测深法,通过其视电阻率剖面可确定窑洞位置。该探测成果对高密度电阻率法采集和数据分析解释有一定指导意义。
2017年05期 v.43;No.193 48-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18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王明德;
城市地下管线探查是一项综合且复杂的工程,其中近间距并行管线探测、非金属管线探测以及深埋管线探测是亟待解决的三大难题。通过数值模拟结合工程实例,采用地质雷达法、感应电磁法等进行探测并分析其探测效果,对于城市复杂管网调查及探测具有重要意义。
2017年05期 v.43;No.193 51-53+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59K] [下载次数:1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刘志亮;
TSP数据处理中,由于对参数理解和运用有所不同,导致最后处理结果的精度和准确度存在差异。对TSP三个重要处理步骤参数的运用进行分析,并通过工程实例进行验证,总结了默认参数和调整参数后处理结果之间精度的差异性。
2017年05期 v.43;No.193 54-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08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朱保健;
介绍TSP法和地质雷达法的原理及数据处理中的注意事项,通过工程实例,验证了长距离预报手段(TSP法)与短距离预报手段(地质雷达法)相结合,可更精确地预报隧道工作面前方的地质情况。
2017年05期 v.43;No.193 60-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80K] [下载次数:2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于立波;
采用多测线高密度电法可圈定地下水渗流区域的发育位置和范围。工程应用实例表明,该法抗干扰能力强,可作为高噪声、高电磁干扰地区勘察方法的首选。
2017年05期 v.43;No.193 63-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38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张业;
跨孔测量是钻孔雷达的一种测量方式,即在两个钻孔中分别放入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进行探测。从速度层析成像的角度进行跨孔雷达层析成像软件系统研究工作,利用GprMax数值模拟软件对3种典型地质结构模型(溶洞(充水)模型、组合孤石模型、斜断层模型)进行跨孔雷达的FDTD数值模拟,利用正演模拟数据对3种模型进行跨孔雷达层析成像反演。结果表明:基于直射线追踪的跨孔雷达速度层析成像在3种典型地质结构的层析成像中有较好的效果。
2017年05期 v.43;No.193 66-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78K] [下载次数:1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刘瑞军;
近年来,国内外越来越多地将水下隧道作为跨越江河湖海的连通方式。虎门隧道是拟建深茂铁路的控制性工程,横穿珠江。由于水下情况不明,为了施工安全,进行了水上磁法勘探,通过对磁异常的分析,预测水下障碍物的分布情况。
2017年05期 v.43;No.193 70-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79K] [下载次数:2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张刚;
对低应变检测方法进行介绍,结合几种典型低应变检测曲线的实际处理过程,提出在复杂地质条件下的灌注桩桩身完整性判别不能单一依靠测试曲线,应结合设计桩型、成桩工艺、地质资料及施工记录等进行综合分析,必要时可现场验证,为类似低应变检测曲线的准确判释提供依据。
2017年05期 v.43;No.193 73-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55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牟元存;王光权;李星;高树全;
TSP是长距离超前地质预报中应用较为普遍的一种预报方法。在数据处理阶段,因关键处理参数选取不当,往往导致最终的预报效果出现较大的偏差。笔者根据近十多年的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工作经验,总结了一些提高TSP法预报效果的数据处理技巧。期望抛砖引玉,共同探讨,以便促进TSP法预报效果的提升。
2017年05期 v.43;No.193 76-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6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潘威;
通过理论分析和实例试算,研究TSP预报中观测系统高度变化对预报结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高约10 m的有限空间内,高度变化对预报结果的影响较小。
2017年05期 v.43;No.193 79-81+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01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章飞亮;孙中科;
采用高密度电法、跨孔弹性波CT法和跨孔电磁波CT法等综合物探手段对南宁市轨道交通4号线某标段进行岩溶地质勘探,查明了该段灰岩地区岩溶发育程度、位置、形态特征及分布范围。
2017年05期 v.43;No.193 82-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95K] [下载次数:3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1 ] |[阅读次数:0 ] - 赵常要;赵守全;
针对隧道工程中无法对钢拱架和钢筋的缺失情况进行有效审计这一问题,提出将成熟的探地雷达技术应用于隧道工程审计中,并给出相应的操作步骤和方法,可有效检测钢拱架和钢筋数量,为审计工作提供审核依据。该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可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2017年05期 v.43;No.193 87-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9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马涛;
在音频大地电磁法(AMT)的数据处理中,经常会遇到诸如模式识别、阻抗旋转等问题。重点讨论大地电磁数据处理过程中的模式识别和阻抗旋转并结合案例说明处理效果。
2017年05期 v.43;No.193 90-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99K] [下载次数: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田云程;李海;
隧道隐伏岩溶对铁路施工及后期运营安全破坏性较大,且隐蔽性较强,是不容忽视的地质灾害。采用地震映像法结合地质雷达法,可准确探测溶洞和裂隙的位置,钻探验证表明,其探测效果较好。
2017年05期 v.43;No.193 93-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94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李有能;
针对溶洞内堆积体表层凸凹起伏变化大、场地范围较小、接地电阻大等特点,选用等值反磁通瞬变电磁法对其进行网格状探测及三维制图,推断溶洞底部基岩面形态及岩溶发育情况。物探成果与洞内钻探及地质调查结果较吻合。等值反磁通瞬变电磁法在该类场地条件下应用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2017年05期 v.43;No.193 96-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39K] [下载次数:2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季凇达;
采空区勘察历来是铁路勘察中的一项重点工作,直接影响铁路建设的规划方案。因铁矿具有独特的赋存特点和地球物理特性,铁矿采空区勘察复杂程度更大,一直是铁路勘察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物探技术是铁矿采空区勘察的重要方法,可有效弥补其他方法不足。高精度重力法和高精度磁力法都是重要且高效的物探方法。阐述两种方法的原理和技术特点,以牡佳线某铁路采空区勘察为例,介绍重力法和磁法的综合应用技术,可较精确划定出矿区和采空区的分布,为后续的铁路选线提供技术支撑。
2017年05期 v.43;No.193 99-101+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99K] [下载次数:1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赵思为;
基于等值反磁通原理的瞬变电磁法(TEM)将接收线圈置于反磁通平面,接收纯净的地下二次场,并以电阻率的差异来划分地层岩性及地质构造。充水型溶洞作为有限电导体,因其导电率高于周围碳酸盐岩,低阻异常明显,可作为其判识标志。阐述等值反磁通瞬变电磁法在新建铁路盘兴线保田车站特大桥岩溶勘探中的成功应用,证明瞬变电磁法在喀斯特地区溶洞浅层勘察中具有较好的适应性。
2017年05期 v.43;No.193 102-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70K] [下载次数:1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刘战;
高频大地电磁法在长大深埋隧道隐伏断层破碎带等异常区域的物探工作中,具有良好的探测效果。以高频大地电磁法在屏峰山隧道勘察中的实际应用,揭示屏峰山隧道的地质构造特征,指导屏峰山隧道异常区域的钻探布置工作。
2017年05期 v.43;No.193 106-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00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辛静;
长大深埋隧道的勘探是铁路前期勘察工作的重点,利用综合测井方法可以获取丰富的隧道深孔地层信息,钻孔水文地质资料需要依靠水文测井来获得。传统水文测井的盐化方法存在井液盐化不均、操作复杂繁琐等缺点,不能获得高质量的水文测井数据。介绍一种往钻孔内直接注入盐水的方法。该方法操作方便且井液盐化均匀,可获得高质量的水文测井数据。基于杭绍台铁路DSZ-035钻孔水文测井的工程实例,说明直接注入盐水方法的实际运用效果,并总结了获取理想水文测井结果的注意事项。
2017年05期 v.43;No.193 109-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5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张吉;李志华;王银;许广春;郝明;
高密度激电法是在传统激发极化法和高密度电法的基础上综合发展出来的一种物探方法。对高密度激电法的基本原理、工作模式和特点做简要论述,以小煤窑采空、多金属矿采空和铁矿采空为例,将高密度激电法应用于采空区勘察,其发射功率大、信噪比高、数据点密集,有效克服了采空区勘察中异常幅值小、信噪比低等困难,取得良好效果。
2017年05期 v.43;No.193 112-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1K] [下载次数:1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袁文奇;
瑞雷波在振动波组中能量最强、振幅最大、频率最低,易于采集和识别,通过对波速的分析,能够解决浅层工程地质问题,外业效率比较高,适用于既有线路基压实质量监测。以某雨污水管隧道下穿京沪、永丰铁路为例,分析隧道下穿既有铁路工程的面波勘探应用。
2017年05期 v.43;No.193 116-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21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