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义;
通过专业软件实现无偏移Google Earth卫星影像下载,并利用Global mapper软件重投影及Erdas Imagine软件纠正等方法,可得到高精度的正射影像。用于地物的更新修测,高山地区可满足1∶10 000地形图的修测精度,丘陵及平坦地区可满足1∶2 000地形图的修测精度。
2016年01期 v.42;No.183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2K] [下载次数:2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颜廷祥;
在160 km/h标准铁路建设中,规范要求将轨道控制网(CPⅢ)布设在路肩,并采用导线方式建网,这种做法存在点位容易破坏、设站精度较低、使用不方便等弊端。提出基于抱箍方式进行"之"字形CPⅢ建网的方法。通过工程实践验证,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设站精度高、使用方便、易于推广等特点,可以在160 km/h新建或既有运营铁路的建网工作中推广应用。
2016年01期 v.42;No.183 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林春峰;黄华平;
该方里网自动处理软件以地形图内图廓线为基础,给定比例尺后,能够自动生成方里网和方里网注记;通过算法,方里网注记能够自适应选择标注位置;该软件不仅适用于航测制图时方里网处理,而且对已经完成方里网处理,坐标变换后需要方里网修正的地形图亦能高效处理。工程实践表明,该软件操作简单,自动化程度高,能显著提高方里网处理效率,减少内业人员工作量。
2016年01期 v.42;No.183 8-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4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胡朝辉;袁向荣;
介绍一种非接触式视频图像梁桥振动检测方法,利用图像识别技术与小波分析方法,以MATLAB软件构建测试系统,对某简支梁模型进行振动测试。以数码摄像头采集模型梁振动的视频图像,通过计算机将采集的视频分解为时间-图像序列,然后采用图像边缘检测法对图像序列进行处理分析,可得到梁振动的位移-时间数据。对振动信号进行Morlet连续复小波变换,进而识别出梁模型的模态参数,测试结果与FFT分析结果比较一致,验证了视频图像测试方法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2016年01期 v.42;No.183 1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2K] [下载次数: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张海涛;
受"V"型天窗作业时间限制,某些运营铁路线或区间无法测量点对双边CPⅢ控制点,需进行单点单边测量。通过试验数据,在对CPⅢ控制网单边测量的数据精度指标与常规点对CPⅢ控制网测量成果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对单边测量成果进行轨道测量的应用研究。研究分析结果表明,CPⅢ控制网单边测量精度指标能满足高铁CPⅢ控制网测量精度要求,单边测量成果可用于轨道测量。
2016年01期 v.42;No.183 15-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7K] [下载次数:1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谢春喜;
机载Lidar技术集成了激光、POS、计算机、航空摄影测量等多种技术,相对于传统航测技术,具有点云密度高、工作效率快、受天气影响程度小、数据精度高、成果丰富等特点。结合实际工程项目,应用检测装置进行机载Lidar点云精度检测,并总结出机载Lidar点云数据处理过程中的误差控制措施。
2016年01期 v.42;No.183 19-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0K] [下载次数:1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 ] - 张天航;
以某段高段变形监测项目半年(共7期)的监测数据为例,对当前较为常用的预测方法:指数曲线法、抛物线法、Asaoka法,回归分析法、卡尔曼滤波、灰色理论、仿真分析法、BP神经网络分析法与小波神经网络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利用小波神经网络预测模型预测高铁运营沉降在收敛性、容错性、逼近能力上更有优势,预测精度更高,预测结果和实测数据更加吻合的结论。
2016年01期 v.42;No.183 23-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邹文静;
介绍测量机器人测距三角高程法在钱江隧道高程控制网中(二等水准测量)的应用。先根据收集国家点情况确定高程起算数据,再对测距三角高程法进行技术方案的设计,根据技术方案指导外业生产和内业数据处理及成果精度统计分析,计算出合格的跨河高程测量结果,最后对跨河水准和洞外水准测量误差所引起的高程贯通误差做估算评定。
2016年01期 v.42;No.183 26-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1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祝燕;
对基于机载Lidar数据获取铁路断面产品的方法进行研究,并统计分析不同地形地貌下断面获取的精度。
2016年01期 v.42;No.183 28-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K] [下载次数:1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卓云;
介绍Inpho软件中MATCH-AT空三加密模块的功能及其特点,结合铁路航测的生产实践,阐述Inpho软件空三数据处理的技术方法。基于POS数据辅助,可减少外控点数量,应用Inpho软件空三加密仍能保持很高的精度。
2016年01期 v.42;No.183 3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8K] [下载次数:1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叶荣华;张春进;林乃山;
宁波至奉化城际铁路工程是宁波市第一条区域性城际铁路,根据初步勘察成果,重点介绍沿线工程地质条件,深入分析详细勘察工作中的重难点,包括中等风化基岩面的判定、里程CK10+200~CK11+200段玄武玢岩的分布和县江与葭浦江之间推测粉砂层的探查,并对后续勘察、设计工作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2016年01期 v.42;No.183 34-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7K] [下载次数: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刚;曹秋平;
内蒙古新建甘泉铁路龙山隧道以曲线形式穿越乌兰呼洞背斜和向斜,地质构造复杂,节理裂隙发育,地层岩性多变,风化差异较大。勘察过程中采用卫星图片、地质调绘、综合物探和钻探等多种勘探手段,相互补充,基本查明了隧道工程地质特征,分析了风险因素,为设计提供了地质参数与工程措施建议。施工过程中应避免盲目大意,重视地质条件的复杂多变,加强地质素描和超前地质钻探等预报工作,及时掌握地质条件的变化情况,合理调整围岩级别与施工措施,确保隧道安全施工。
2016年01期 v.42;No.183 38-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赵晓萌;
季节性冻土地区铁路普遍存在路基冻胀问题,路基冻胀影响铁路的运营安全。采用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冻胀监测系统及水准测量方法对牡绥铁路路基进行冻胀监测,并对监测成果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牡绥铁路路基冻胀规律。监测结果表明:2014~2015年度牡绥铁路路基冻胀变形普遍较小,处于可控状态。
2016年01期 v.42;No.183 41-44+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2K] [下载次数: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郭靓;
天津滨海B1线盾构隧道所处淤泥质软塑地层具有含水量高、孔隙比大、强度低、压缩性高、易变形等不良工程特性,该隧道下穿津秦客专无砟轨道高架桥,沉降控制要求高。为控制该地层盾构施工引起的高架桥沉降,采用工程类比、理论数值分析的方法对几种加固方案进行分析,提出"盾构注浆加固+隔离桩"的加固方案,并采用桥梁"顶升法"作为应急预案,可预防盾构下穿铁路施工中的各种风险。
2016年01期 v.42;No.183 45-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3K] [下载次数:1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张穆童;
对地铁基坑内降水的施工技术进行研究,分析地铁基坑降水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改善方法。降水施工期间要加强对基坑内、外地下水的监测,避免"内抽外补"的水力联系。应加强基坑全过程的降水控制,可以避免基坑"落底"后基底的"橡皮土"现象,提高土体承载力,确保基坑施工安全。
2016年01期 v.42;No.183 49-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1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高敬;
深层静力触探技术能穿透较厚砂层,显著增加测试深度,使应用深层静力触探估算深长灌注桩单桩承载力成为可能。结合灌注桩桩身内力载荷试验和深层静力触探成果开展对比分析,提出新的修正系数计算公式,并对现行规范中容许承载力计算公式的应用给出建议。结合工程实例进行检验,为利用静力触探估算钻孔灌注桩承载力提供一种新的途径。
2016年01期 v.42;No.183 52-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K] [下载次数:1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郑晓鹏;
通过运用原位测试手段对某枢纽场地软土地层进行测试,获得地层中原位测试试验各指标参数的变化规律,并对多种测试手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多种测试成果基本吻合,试验结果可靠,各种测试手段有相对适用的地质条件。多种原位测试方法的综合应用,可以提高地层设计参数的准确性。
2016年01期 v.42;No.183 55-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4K] [下载次数:1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俊;
覆盖型岩溶地区地质勘察,一般要求对桥梁墩台开展逐桩钻探,昂贵的勘探成本给铁路勘察设计工作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以某城际铁路高架车站为例,详细阐述电磁波CT物探技术在地质勘察过程中的应用,其与钻探相互印证且效果良好,对指导后期设计施工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2016年01期 v.42;No.183 59-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2K] [下载次数:1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李勤光;
介绍该滑坡区的工程概况,阐述滑坡的性质和特征;从地形因素、岩性因素、降雨因素、工程因素等方面详细分析工程滑坡产生的原因,并结合稳定性计算分析,反算出滑带土参数,计算出控制推力。结合滑坡稳定性及推力计算的结果,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合理选用综合治理措施。
2016年01期 v.42;No.183 62-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任瑞馥;
阐述广西藤县西梁场IDK191附近路堑高边坡坍滑的工程地质特征,结合现场调绘及变形观测成果,对多个断面稳定性进行分析和评价,提出病害整治方案。
2016年01期 v.42;No.183 65-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4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储文静;
通过资料搜集,地质调绘、勘探、物探以及室内土工试验,综合分析肯尼亚蒙巴萨至内罗毕标准轨铁路沿线的工程地质特征及水文地质条件,指出沿线主要不良地质主要有人为坑洞、断层;沿线特殊岩土有盐渍土、软土、含石膏岩土和黑棉土(膨胀土),以及浮石层、蚁穴等。针对沿线的工程地质问题,提出合理的工程处理措施意见,为设计、施工提供参考。
2016年01期 v.42;No.183 68-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1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苗伟;
阐述低应变反射波法的工作原理,并通过在混凝土灌注桩桩身完整性检测中的应用实践,总结桩身浅部常见缺陷类型及检测波形,举例说明低应变反射波法在桩身浅部缺陷检测中的成功应用。
2016年01期 v.42;No.183 7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7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刘国;
参考已有车桥系统空间耦合振动模型,研究某市跨座式单轨交通Z206-25梁,利用fortran90软件编写程序。参考高速铁路评价方法,基于Sperling指标和车体加速度值评价车辆乘坐舒适性,研究轨道梁竖向与横向刚度的变化对车辆乘坐舒适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轨道梁刚度对车辆乘坐舒适性影响很大,并且采用不同的评判准则,轨道梁刚度与乘坐舒适性之间的关系不同,有必要进一步研究轨道梁的刚度限值。
2016年01期 v.42;No.183 85-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0K] [下载次数:1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贺廿生;
钢筋是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主要建筑材料之一,钢筋配置直接关系到结构物的安全性、经济性及施工性,在整个设计和施工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做好配筋设计及施工是提高整个钢筋混凝土结构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铁路工程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与施工中,配筋设计及施工还存在诸多不足,如配筋率偏大、节点钢筋布置十分拥挤、钢筋定位不准确、钢筋连接不规范、以及成型钢筋骨架保护不到位等常见问题,通过对问题进行原因剖析,提出钢筋用量限额设计,使用高强度钢筋代替低强度钢筋,应用BIM技术建立节点配筋设计模型等相应解决措施。
2016年01期 v.42;No.183 88-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李金光;侯建军;
以时速250 km客运专线(城际铁路)有砟轨道预制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整孔箱梁及其配套的圆端形实体桥墩为基础,通过横向压缩0.4 m箱体及桥墩和拉伸0.6 m箱体及桥墩的方式形成支座横向间距为4.0 m和5.0 m的组合结构。以3种不同支座横向间距的梁体、支座、桥墩组合体为研究对象,分析梁体、支座、桥墩受力情况。研究表明,支座横向间距不大于5 m的简支箱梁可以设置双固定支座。设置双固定支座时,梁体、桥墩设计须考虑附加横向应力影响,支座选取须考虑附加水平力影响。
2016年01期 v.42;No.183 91-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5K] [下载次数:1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余鹏;
介绍铁路桥梁伸缩装置的主要构造类型,分析影响伸缩装置伸缩量的基本因素,进行桥梁伸缩量的计算,针对铁路桥梁两种主要伸缩装置的安装及施工注意事项作说明。
2016年01期 v.42;No.183 95-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K] [下载次数:1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梁磊;
以东北某跨管线框架墩为例,对预应力混凝土框架墩整体设计进行介绍,对不同基础刚度条件下荷载引起的内力进行对比分析,并对预应力混凝土框架墩设计要点进行总结。
2016年01期 v.42;No.183 99-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檀维超;
盖梁是桥梁重要构件,主要有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普通钢筋混凝土两种结构形式。以官厅水库特大桥26号、29号桥墩为例,简述两种结构形式盖梁的设计方法,对比分析两种盖梁的受力特点以及各自在工程应用中的优缺点,为桥墩盖梁的设计提供参考。
2016年01期 v.42;No.183 103-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3K] [下载次数:1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汪鹏翔;
现行铁路设计规范提出承台的厚度及配筋应根据受力情况确定,在条文及条文说明中提出厚度、混凝土强度、刚性角、底面钢筋面积等要求,但没有明确承台计算方法。依托实际工程项目,对典型承台在不同桩间距、桩基刚度情况下进行受力分析。对比有限元模型计算结果与现行国内外比较通行的建筑、公路规范的计算结果,结合国内常规铁路桥梁承台设计的经验,提出经济、合理的承台配筋设计计算方法。
2016年01期 v.42;No.183 107-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K] [下载次数:1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