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勘察

Railway Investigation and Surveying

访问量:235053

工程测量

  • 高速铁路沉降观测评估预测系统设计与实现

    张献州;莫春;马下平;

    介绍研制的高速铁路沉降观测评估预测系统。该系统适应我国目前的沉降观测特点,以确保外业数据采集质量,减少工作人员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为中心进行设计,其主要功能模块包括沉降数据预测计算、最优预测模型选择、沉降曲线图可视化、预测成果输出、单点分析和其他信息输出等。

    2010年05期 v.36;No.151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2K]
    [下载次数:3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铁路工程测量的认识与实践

    张玉世;

    精密工程测量是高速铁路设计、施工、运营等各项工作的基础,是铁路工程中关键环节之一。2009年12月,铁路工程测量开始执行新的技术规范。对现行技术规范下铁路工程测量一些概念和方法进行了介绍与认识,并结合铁路精密工程测量控制网的设计与实施,以及铁路精密工程测量控制网的复测与问题处理,归纳总结了一些铁路工程测量中保证工作质量,提高工作效率方法。

    2010年05期 v.36;No.151 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4K]
    [下载次数:1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天津地下直径线深埋地下管线测深的研究

    裴世建;郝明;

    随着非开挖技术的飞速发展,地下管线铺设逐渐向深层空间发展。采用非开挖铺设的地下管线由于局部埋深太大,通常会超出管线仪器探测范围,很难探测管线埋设深度。结合天津地下直径线慈海桥北侧35kV电力拉管,进行深埋管线测深方法的研究。

    2010年05期 v.36;No.151 8-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长方形构件的拟合研究

    沈丹华;蔡荣华;林志宏;戴明如;

    介绍了空间长方形物体平整度和边长的检测方法,以及求4个直角点在测量坐标系中坐标的办法。采用全站仪观测长方形构件表面四条边上一些点的空间坐标,拟合出空间平面方程。各观测坐标至平面的距离即可反映物体表面的平整度。算出各点在平面上的投影坐标后,在平面内建立平面坐标系,运用坐标转换求得各点的平面坐标,在平面内拟合长方形上下左右4条边线的方程,再求出4个直角点的坐标,从而求得长方形四边的长度。将4个直角点的平面坐标转换回测量坐标系,这样可与直角点的设计坐标相比较。算例表明拟合结果正确。

    2010年05期 v.36;No.151 10-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6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Excel VBA的道路测设计算程序设计

    曾剑生;王汉雄;

    Excel是office办公软件中的一个组件,而VBA是office应用程序共享的一种通用自动化语言,可以使常用的程序自动化,并可以创建自定义的解决方案。分析了利用Excel VBA处理数据的特点和优点,并结合道路工程测设工作实际,运用Excel VBA编程实现道路测设计算程序设计,给出了一种进行道路测设数据处理的便捷和直观方法。

    2010年05期 v.36;No.151 14-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2K]
    [下载次数:1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工程勘察

  • 宜万铁路石院子隧道坍塌病害原因分析及整治

    曾宪明;

    系统分析宜万铁路石院子隧道坍塌病害产生的地质原因及其形成的机理,在此基础上提出综合整治设计原则,介绍综合整治措施及其效果,并由此提出值得思考及借鉴的经验教训。

    2010年05期 v.36;No.151 16-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8K]
    [下载次数:1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超长炮孔法在复杂岩溶隧道地质超前探测中的应用

    周柏林;

    以宜万铁路复杂岩溶隧道地质综合超前探测中超长炮孔法的应用为例,总结了超长炮孔法的孔数等要素与开挖断面尺寸、安全岩盘厚度、工作面前方及周边地质复杂程度的密切关系,提出了超长炮孔法工作布置、超长炮孔要素等探测方案的确定方法及其在复杂岩溶隧道地质综合超前探测中的应用,完善了复杂岩溶隧道工作面前方和工作面周边地质综合超前探测的安全理念。

    2010年05期 v.36;No.151 2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4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地基土先期固结压力Pc值确定方法探讨

    赵亚品;

    通过大量土样试验数据的对比,找出无侧限抗压强度与固结试验法确定的先期固结压力值之间的相关性,提出在工期紧、任务量大、有部分对比试验数据的情况下,用土样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值代替先期固结压力值,用来判定土层的应力历史。

    2010年05期 v.36;No.151 25-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下载次数:1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综合物探技术在铁路隧道勘察中的应用研究

    韩松;刘黎东;张连伟;

    在铁路选线地质勘察中,隧道勘察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在白乌铁路大黑山隧道的勘察实践中,综合应用了天然源大地电磁法、地震折射法等物探技术,取得了较为理想的应用成果,为隧道地质评价和铁路选线提供了有力的地质依据。

    2010年05期 v.36;No.151 27-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4K]
    [下载次数:1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压缩试验的花岗岩残积粘性土变形指标确定

    于月娥;程小勇;

    以广州市地铁6号线燕塘站重塑花岗岩残积粘性土为研究对象,通过侧限条件下的压缩试验,研究花岗岩残积粘性土变形指标(压缩系数av、压缩模量Es)与其物理性质孔隙比(e0)、饱和度(Sr)的关系,通过室内试验数据及分析拟合,初步确定变形指标与孔隙比、饱和度的关系式。利用此关系式可以得出不同饱和度状态下,花岗岩残积粘性土的压缩系数(av)和压缩模量(Es),减少了室内试验的工作量,可以有效提高实际工程中的土体变性指标的室内试验效率,节约工程成本。

    2010年05期 v.36;No.151 3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2K]
    [下载次数:1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水化学及同位素技术在某铁路深埋岩溶隧道中的应用

    刘昭;李晓;庞练;

    在岩溶地区修建铁路隧道将会遇到很多的问题,其中最具特色的问题之一就是涌突水。基于区域内天然水化学及同位素特征,深入分析现场测试数据,地下水、雨水和地表水水化学组分,研究地下水的补给、径流及排泄条件;利用其高程效应计算补给高程,圈定补给面积;并利用氯离子质量平衡计算降水平均入渗补给率。进而查明天然水间的水力联系,估算降水平均入渗补给率,利用降水入渗法概略预测隧道的正常涌水量。

    2010年05期 v.36;No.151 34-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3K]
    [下载次数:1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自平衡试桩法和锚桩试桩法的对比分析

    边建林;赵升峰;

    在钻孔灌注桩桩基工程中,为确保工程安全,需要进行静载试验。传统的静载荷试桩法费力、费时、费钱。通过某黄河铁路特大桥施工的两根同直径的试桩,分别采用锚桩法和自平衡试桩法进行静载荷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自平衡试桩法与常用的锚桩试桩法相比,具有节约工期、节省测试费用、对施工影响小等优点。

    2010年05期 v.36;No.151 40-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7K]
    [下载次数:1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兰渝线兰州至渭源段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及选线

    甄秉国;

    兰渝铁路沿线工程地质条件复杂,滑坡、湿陷性黄土、膨胀岩土等不良地质和特殊岩土分布较广,线路方案的选择主要受滑坡和不稳定性斜坡的控制,在详细分析沿线工程地质条件的基础上,重点对张家庄至杨家川段4个主要方案进行了分析比选:DK方案以长隧道穿行于黄土梁峁底部,工程地质条件相对最好,工程安全可靠性高,D2K、D3K方案次之,D1K方案最差。

    2010年05期 v.36;No.151 43-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1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边坡岩体卸荷分带性研究

    朱容辰;

    岩体卸荷是工程建设中常见的工程地质问题之一。介绍了边坡岩体卸荷的地质条件,卸荷作用本质、机理,卸荷岩体特征及影响谷坡岩体卸荷带发育的因素等。提出采用RQD测试、回弹测试、氡气异常值与声波波速测试等量化指标对工程区部分平硐岩体进行卸荷带划分,其结果与现场定性划分的卸荷带界线基本一致。岩体卸荷分带量化指标的建立,为岩体卸荷带划分的工程实践提供了参考依据。

    2010年05期 v.36;No.151 46-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0K]
    [下载次数:2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路基填料试验数据的相关性浅析

    张文;

    路基填料试验是铁路工程试验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填料试验各项目间应有一定的关联。通过对近几年的填料试验数据筛选分析,对填料各项指标的相互影响加以阐述,以寻求其中的一些规律。

    2010年05期 v.36;No.151 5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7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碱-集料反应的试验方法研究

    马杰;

    碱-集料反应是影响混凝土耐久性的重要方面。砂、碎石等天然建筑材料是否具有碱活性是铁路工程勘察及试验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概述了碱-集料反应的类型和机理,根据国际上碱-集料反应的研究动态,对比了测试碱-集料反应的试验方法和标准。

    2010年05期 v.36;No.151 56-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下载次数:1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卵砾石不稳定地层的钻探技术实践

    王福;

    卵砾石地层是工程地质钻探中常见的一种典型不稳定地层,其结构松散、无胶结。在这种地层进行钻探,易发生塌孔,冲洗液漏失严重,以及卡、埋钻等孔内事故。以鹤壁特大桥桥址区钻探工程的实践为依据,详细总结了卵砾石层金刚石钻探施工的钻孔结构设计、金刚石钻头的选择、钻进参数、钻孔护壁堵漏等方面的经验。通过以上措施,提高了钻探效率,降低了孔内事故,取得了良好的技术经济效果。

    2010年05期 v.36;No.151 59-60+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1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铁路选线

  • 兰州至乌鲁木齐第二双线达坂山越岭隧道方案研究

    侯全德;

    根据地形地貌及地质条件,对达坂山越岭地段线路方案从技术、工程经济等方面进行了多方案的比选,推荐采用"达坂山隧道14.9km方案";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工期要求及施工条件,对越岭隧道的施工方案进行了具体的研究,经比选采用"一双+平导+斜井"的施工方案。

    2010年05期 v.36;No.151 61-63+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0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进出关铁路通道扩能措施研究

    丁学锋;李晓音;付昌友;

    摸清进出关通道现状的分工、标准、能力与速度的适应性、存在问题;明确相关的铁路网规划,并分析规划实施后存在的问题;针对沈山线的能力不足,提出了分流货运至锦承线与京承线、分流货运至高锦线及其延长线、分流客运至新建城际三个扩能方案。从工程投资与既有路网资产利用、运营成本、运输能力与速度、效益等方面进行综合比较,最后推荐分流货运至高锦线的方案。

    2010年05期 v.36;No.151 64-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1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Google Earth数据精度分析及在铁路选线设计中的应用

    王一波;邵伟伟;罗新宇;

    铁路建设在可研阶段常存在资料收集困难、纸质地图陈旧、线路方案比选缺乏直观性等问题,通过对Google Earth免费提供的卫星影像和三维地形数据进行正确性、可靠性及精度的分析比较,以确定Google Earth资源应用于铁路选线设计的可行性、有效性及具体范围,从而有效地解决当前铁路选线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充分利用Google Earth资源,可帮助设计人员实现二维选线向三维选线转变,大大提高了铁路设计效率和设计铁路的综合指标,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2010年05期 v.36;No.151 68-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8K]
    [下载次数:5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7 ] |[阅读次数:0 ]
  • 东胜至乌海铁路增建二线工程速度目标值的选取

    齐茂利;金占东;

    阐述了铁路增建二线速度目标值选取的原则,在此基础上,讨论了东胜至乌海铁路增建二线工程速度目标值的选取过程,通过对比分析,得出速度目标值选取的最佳结果。

    2010年05期 v.36;No.151 72-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地下道路出入口选址模型

    韩敬文;

    地下道路已成为大型城市解决交通拥堵问题的重要手段,它的规划建设基本靠经验法。对地下道路出入口建设运营的影响因素做了详细的归纳,提出一种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选址模型。

    2010年05期 v.36;No.151 75-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下载次数:2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沈丹客运专线引入本溪枢纽的方案研究

    何设猛;

    本溪铁路枢纽是东北地区的重要枢纽之一,随着沈丹客运专线及远景规划辽溪、本抚城际铁路的引入,枢纽格局将发生较大变化。从枢纽客运量预测及车流特点分析入手,对枢纽总图方案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沈丹客运专线引入既有本溪站和经卧龙取直两种方案,经技术经济比较,推荐引入既有本溪站方案。

    2010年05期 v.36;No.151 77-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高速铁路曲线超高设计的研究

    陈修平;

    我国高速铁路普遍存在客货混运、高速与中低速共线的特点,铁路运输组织模式和列车运行速度是决定曲线超高设置的主要影响因素。结合沈丹客运专线,对车站两端曲线设计超高进行分析研究,根据实际的运营工况和V-S曲线确定合理的曲线超高值。首先通过计算得出停站列车和直通列车的均衡超高值,然后提出一个设计超高值,最后对其进行安全性和舒适性检算。为了得到合理的曲线超高值,需要对平面条件进行反复优化,尽可能采用较大的曲线半径,并分析进出站列车与高速列车的速度关系,以减小未被平衡的欠超高和过超高,这样既能保证旅客的舒适度,又可以保持两股钢轨受力比较均匀,有利于曲线的养护。

    2010年05期 v.36;No.151 80-81+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4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施工技术

  • 桩-土-结构相互作用对铁路大跨连续刚构桥地震反应的影响

    蒋成强;

    以某铁路跨黄河连续刚构桥为研究对象,应用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MIDAS,建立了该桥的三维有限元模型,采用质量弹簧体系模拟基础和地基,分析了地质条件改变对该桥动力特性和地震响应的影响,所得结论可为今后大型桥梁的设计研究提供参考。

    2010年05期 v.36;No.151 82-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3K]
    [下载次数:1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如何控制桥梁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裂缝

    李志华;

    对桥梁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裂缝问题产生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降低混凝土温度应力、防止混凝土产生裂缝的施工控制措施,以及在构造设计上对大体积混凝土应采取的防裂措施。

    2010年05期 v.36;No.151 85-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刚度在框架墩计算中的影响

    万明;

    随着桥梁小角度跨越点越来越多,框架墩以其布置灵活的特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普通桥墩相比,框架墩在计算上有其特殊性。以刚度为切入点,对此进行了分析。

    2010年05期 v.36;No.151 88-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1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