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勘察

Railway Investigation and Surveying

访问量:235121

  • Leica TCA1800高精度超长跨海高程传递

    郭秉江;许提多;

    从严密三角高程公式出发,分析了三角高程测量的系统误差,制定出消除或减弱系统误差且适合海上作业的测量细则。用实测数据验证了遵守这样的测量细则,就能达到相当于一、二等跨河水准的精度,满足了高精度超长跨海高程传递的需要。

    2007年01期 No.128 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4K]
    [下载次数:2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0 ]
  • 已知点粗差对转换参数影响分析

    方军;

    坐标转换时,若已知点含有粗差将不能获得正确的转换参数。具体分析了已知点粗差对转换参数的影响模式。通过分析可知,粗差越大,粗差对转换参数的影响越大;测区越大,粗差对转换参数的影响越大;如果给已知点坐标加一个很大的常数,转换参数将发生剧烈变化。

    2007年01期 No.128 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MicroStation J到MapGis的数据转换方法研究与实践

    郭洪利;刘艳芳;杨素凤;

    根据MicroStation J和MapGis数据组织特点,阐述了MicroStation J到MapGis数据转换的两种解决办法。重点介绍自行研发的转换方法:只转换地物要素的特征图形,其辅助描述图形经过转换对应表自动配置,尽量避免数据丢失和产生数据冗余问题。该方法应用在生产实践中,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有效控制数据质量。

    2007年01期 No.128 9-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横坐标或纵坐标相等两点的截线与直线交点精度的研究

    邓永和;

    提出一个理论问题:如果不重合的两点,其坐标及协方差已知,且横坐标或纵坐标相等,则过此两点的截线与直线交点的精度将无法确定。尝试给出一种方法,解决了不确定性,但理论上仍欠妥。目前还没有更好的处理方法,这值得引起测绘数据处理工作者的注意,笔者在此仅希望本文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2007年01期 No.128 1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不同比例尺数字地形图的转换与拼接

    朱宝训;郑崇启;王玉柱;孔娟;

    阐述不同比例尺数字地形图转换、拼接的实现原理,分类研究不同比例尺地物、地貌符号的变换规律。对传统的地形图拼接观念提出质疑,并提出了新的见解。以Cass系统为例,介绍不同比例尺数字地形图的转换与拼接方法。

    2007年01期 No.128 13-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K]
    [下载次数:3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安装地铁屏蔽门的站台数据测量

    徐健;李全海;

    以上海轨道交通9号线一期工程松江新城站为例,介绍了地铁站台屏蔽门安装所需要的站台三维坐标数据测量。测量的目的是为了规划和安装屏蔽门,以及对已建站台尺寸做额外的检核,确保屏蔽门安全运行。

    2007年01期 No.128 16-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1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HT-7U超导托卡马克装置安装测量控制设计

    汪玉勤;

    介绍HT-7U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俗称“人造小太阳”)的总装准直方案,通过垂准仪在真空室内腔建立一条与装置中心轴线平行和精确的垂直基准线,方便地实现了内外测量基准的转换,解决了就位精度要求很高的偏滤器组件的极向、径向定位的难题。经调试检测,总装后的就位误差均小于±0.5 mm,满足精度要求。

    2007年01期 No.128 18-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应用全站仪与PDA掌上电脑实现既有铁路测量一体化系统原理探讨

    黄远宏;

    提出全站仪加掌上电脑的既有铁路测量新方式。介绍了基本计算原理,可实现的测量项目,系统达到的效果等。该方法能保障既有铁路测量人员人身安全,提高劳动效率及测量精度,增强数字化测量能力。

    2007年01期 No.128 2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1K]
    [下载次数:1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GPS技术在铁路勘测中的应用

    袁新强;

    介绍了GPS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在铁路勘测中的应用前景,GPS技术在铁路勘测中的主要特点。具体阐述了GPS技术应用于航测像控点测量、隧道测量及高程控制测量的基本方法。GPS技术,特别是实时动态定位技术,在铁路勘测、施工及运营阶段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2007年01期 No.128 23-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1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全站仪ATR的隧道围岩收敛测量系统

    彭建国;田爱军;张希庆;

    利用全站仪的ATR(Automatic Target Recognition)功能,使隧道围岩收敛测量自动化,从而提高测量效率。简单地介绍全站仪自动目标识别功能ATR的原理与测量精度,结合隧道内实际情况讨论了ATR在收敛测量中的一些问题,改进了隧道围岩收敛测量的机载程序和后处理程序,得到了较高的测量精度。

    2007年01期 No.128 27-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2K]
    [下载次数:2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盾构法施工过程中隧道轴线的控制分析

    吕宏权;

    以南京地铁许玄区间某隧道为例,简要分析了盾构机掘进姿态、衬砌管片姿态对隧道线路轴线的影响和控制。

    2007年01期 No.128 30-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2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铁路客运专线地基勘探深度的探讨

    陈元元;

    随着我国铁路建设标准的提高,客运专线的勘探深度大大加深。通过对目前勘探情况的分析,研究了沉降检算对勘探深度的要求,以及用压缩层的厚度确定勘探的深度。提出了路基和桥梁地基勘探深度的建议。

    2007年01期 No.128 33-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胶济客运专线青州取直段黄土质粉质黏土的特殊性及工程对策

    许鹏程;

    胶济客运专线青州取直段的第四系冲积成因湿陷性黄土质粉质黏土具有分布不连续,且在地表一定深度范围内承载力低,湿陷差异性大等特点;只有采用综合勘察手段,查明黄土质粉质黏土的空间分布范围及其湿陷特性,才能提供合理、有效的工程处理措施对策,防止路基产生不均匀沉降。提出了灰土挤密桩加固、强夯加固的工程措施。

    2007年01期 No.128 36-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9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大地电磁技术在太行山隧道勘察中的应用

    杜彦军;

    全长27.87 km的太行山隧道,最大埋深为450 m,为国内目前最长的铁路山岭隧道。隧道区内存在大量特殊地质问题。介绍了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CSAMT)、高频大地电磁(HMT)技术方法的原理,以及在解决太行山隧道洞身附近的地层、地下水、构造及岩溶发育等地质问题方面的应用。通过深孔钻探,对发现的构造、地下水等异常进行了验证。总结出了各种不同地质问题所反映的大地电磁异常特征,为长大深埋隧道的勘察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勘察手段。

    2007年01期 No.128 38-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0K]
    [下载次数:1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高分辨率直流电法探测在隧道施工超前地质预报中的应用

    闫高翔;

    介绍隧道超前地质预报中高分辨率直流电法探测的基本原理、工作面的电极布置及数据处理。结合襄渝二线宝石山隧道的超前地质预报工作,说明其基本工作步骤及预报结果。理论及实际验证表明,高分辨率直流电法在地下水预测方面,具有较理想的效果。

    2007年01期 No.128 42-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K]
    [下载次数:2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数值法计算预测山岭隧道裂隙岩体涌水量的应用研究

    毕焕军;

    应用数值法预测山岭隧道裂隙岩体涌水量,将复杂的水文地质问题,分解、转化为几类较典型的水文地质问题进行分析求解,编制计算机流程框图进行计算。根据工程实例,建立数学模型,预测涌水量。

    2007年01期 No.128 44-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2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京沪高速铁路京济段路基改良土设计

    张兴增;

    介绍京沪高速铁路京济段路基改良土设计过程,对物理改良和化学改良方法,以及场拌法与路拌法施工方法进行了经济比较。提出了路堤基床底层及基床下部改良土的强度指标,并指出在施工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2007年01期 No.128 47-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1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黔桂线斜坡软土成因分析及整治措施

    严妙珍;

    在地下水饱水带的长期浸泡软化下,亲水性强的坡残积和坡洪积的黏土层、泥炭质土、炭质页岩全风化层逐渐在斜坡上形成特殊的软土,简称“斜坡软土”。这种土的物理力学特征及其工程特性与一般常规软土相似,但对工程的危害极大。介绍了黔桂铁路全线的气象、地形地貌、岩性、地层结构等特征,阐述了该线斜坡软土的成因、分布及特性。结合并行中的贵新高速公路斜坡软土整治经验,提出了所采取的工程治理措施意见。

    2007年01期 No.128 49-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0K]
    [下载次数:1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张集铁路沿线崩塌的工程特性及防治

    刘占峰;

    崩塌是不良地质的一种,它的存在对铁路的运营安全影响很大。张集线的崩塌落石主要分布于旧堡至土城子之间,沿线的分布较广,落石成分以玄武岩为主,其次为麻粒岩。对该区产生崩塌的现象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方法和措施。

    2007年01期 No.128 52-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1K]
    [下载次数:1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砂坝滑坡变形监测与分析

    胡小军;赵子俊;

    通过对砂坝滑坡深部位移的监测与分析,查明了砂坝滑坡滑面深度和滑体厚度,据此判断滑坡位移动态及发展趋势,为线路改移方案提供了依据。

    2007年01期 No.128 55-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9K]
    [下载次数:1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Matlab工具箱在大地电磁测深二维正演中的应用

    张连伟;郝明;童孝忠;

    介绍了MATLAB软件中的PDE工具箱,并将其用于大地电磁测深二维正演问题中视电阻率和阻抗相位计算。有限元求解的精度主要受网格剖分,特别是三角形尺寸的影响,过密的网格剖分使得计算机求解需要过长的时间及较大的内存。MATALB有限元工具箱中采用自适应网格剖分,能克服其缺点。理论模型求解结果表明,MATLAB是进行有限元计算的有效工具。

    2007年01期 No.128 59-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8K]
    [下载次数:5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区的地温特征及影响因素

    郭余良;

    根据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区测温工作的实践,通过对地温测试资料的统计分析,阐述了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区地温的分布规律,并总结了影响地温分布的各种因素。

    2007年01期 No.128 6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7K]
    [下载次数:1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1 ]
  • 浅析地震走时层析成像计算中的问题

    朱正国;刘铁;林昀;

    基于Dijkstra最短路径算法射线追踪是地震走时CT常用的一种算法。指出了该方法高速背景中的低速异常问题,即可能会出现“暗区”现象:基于最短路径算法的CT反演可能无法确定低速异常的真实速度。给出了理论分析和模型试算。在进行射线追踪时,速度单元边插入节点的数量对反演结果有较大影响,通过理论模型探讨了这一问题,并给出了比较实用的节点插入数量。在实际工作中,该两方面因素对资料处理和地质异常的分析具有较重要的指导作用。

    2007年01期 No.128 64-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0K]
    [下载次数:1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哈大客运专线速度目标值的选择

    沈荣发;

    以哈大客运专线为例,比较全面地分析论证了不同速度目标值方案的技术经济比选,提出了客运专线速度目标值选择应考虑的主要因素和应做的研究工作。

    2007年01期 No.128 67-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K]
    [下载次数:1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客运专线高填方路基改为桥梁设计有关问题的探讨

    康荣良;

    在铁路路基设计中,从土石方平衡考虑,一般会利用隧道弃碴及路堑开挖弃方进行路堤的填筑。在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铁路客运专线设计,如考虑方案实施的难易程度及当地人文、经济的影响等各种综合因素,会发现部分路段进行高填方设计并不是最优选择,以桥代路的形式往往会取得更好的效果。以温福铁路的工程设计为例,对高标准铁路中高填方路基改为桥梁设计,从生态环境、远期交通、地方发展、工程量、工程投资及运营成本等方面进行了比较,认为在沿海发达地区,以桥代路更具有优势。

    2007年01期 No.128 7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太原铁路枢纽规划方案研究

    王慧军;

    根据太原枢纽的现状,结合石太客运专线和太中银线的引入以及太原城市规划,对太原铁路枢纽进行研究,提出了修建枢纽西南环线及东环线,使枢纽成为环形放射状枢纽的方案。对枢纽的编组站分工进行了研究,推荐编组站集中作业方案。根据研究年度客运作业量,规划了枢纽的第二客站。

    2007年01期 No.128 73-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1K]
    [下载次数:2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高墩大跨度连续刚构桥施工控制内容与方法

    高维权;

    结合太原至澳门高速公路济源至晋城(省界)段白涧河大桥,对高墩、大跨度连续刚构桥悬臂施工的应力及线形控制方法进行了研究。理论分析和实践表明,对大跨径连续刚构桥进行施工监控十分必要,但施工控制技术需进一步完善,施工控制工作应向桥梁运营阶段延伸。

    2007年01期 No.128 77-78+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1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广州地铁三号线车站下穿既有地铁车站施工技术

    许原骑;

    广州地铁三号线穿越已建成的地铁一号线的体育场西路站,并实现与一号线的换乘。项目施工的关键是穿越施工方案的安全可行。分析了既有车站穿越施工中的沉降与抗沉降因素,提出了多重安全措施,成功地实现了下穿既有车站施工的安全。

    2007年01期 No.128 79-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2K]
    [下载次数:2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京杭运河常州邹区大桥临时支墩的设计与施工

    王福兴;

    常州邹区大桥钢箱梁的现场拼装采用了碗扣式支架搭建柔性临时支墩的架设方案。主要介绍临时支墩的结构形式,高度确定,支架的荷载计算、稳定性验算、基础检算及施工注意事项。

    2007年01期 No.128 83-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1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预应力锚杆在北京地铁深基坑支护中的应用

    汪国锋;李志星;夏柏如;

    深基坑支护方案的选取必须对其可靠性、安全性、经济性和实现的难易程度进行综合考虑。以北京地铁十号线某铺轨基地预留段深基坑支护为例,对预应力锚杆支护从设计到施工过程以及荷载试验作了详细介绍。变形监测结果显示,在预应力锚杆作用下,基坑围护桩的应力分布明显优于横撑支护。

    2007年01期 No.128 85-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6K]
    [下载次数:1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地铁车站站台板混凝土防裂措施

    方克军;孔保德;

    大体积混凝土的防裂问题,已引起广大工程技术人员的高度重视;但大面积的平板混凝土施工,尤其是类似地铁车站站台板这种长度远大于宽度、纵向受力不受控制的结构,开裂现象比较普遍。从工程实例出发,对地铁车站站台板混凝土开裂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防裂措施。

    2007年01期 No.128 88-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K]
    [下载次数:1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温福客运专线深厚层软土路基的预应力管桩加固处理

    王强;戚国锋;

    温福客运专线浙江段软土分布广泛。为有效控制工后沉降,对深厚层软土采用了“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加褥垫层”的加固模式。该桩网结构在我国铁路软土路基加固工程中系首次采用,尚无成熟的设计方法及施工工艺。为此,以温福铁路DK26+641-DK26+950为试验段,对软硬突变地层终孔条件的确定,桩机的合理选择,工作垫层的优化,预应力管桩施工质量控制要点,褥垫层施工技术、质量控制与验收标准,以及沉降观测、管桩检测及成果验证进行了研究。检测结果表明,试验段的工程措施满足规范要求。

    2007年01期 No.128 90-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