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勘察

Railway Investigation and Surveying

访问量:235262

  • 高速铁路工程测量精度和测量模式

    徐立;

    从高速铁路设计、施工、运营角度论证铁路工程测量的精度要求,提出新的铁路工程测量模式,阐述改变目前铁路工程测量流程和方式的优越性和可行性。

    2006年01期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下载次数:5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关于编制新建铁路GPS RTK测量技术规程的建议

    张冠军;宋纪五;

    提出了编制新建铁路勘测GPS RTK测量技术规程的建议,并对有关条款及技术参数进行建议说明,可供有关铁路勘测设计单位参考。

    2006年01期 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一种改进的水平位移监测方法

    谷川;潘国荣;

    在反演小角法和传统极坐标法的基础上,对反演小角法进行了改进并且将两种方法相结合,提出了一种新的水平位移监测方法。探讨了该方法的精度,并且以具体的工程实例说明了该方法的实用性。

    2006年01期 8-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2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基于牛顿迭代法建立直线与线路交点坐标的统一模型

    邓永和;

    在计算直线与线路交点坐标时,单一线型(直线、圆弧或缓和曲线)的双交点是可能存在的,但文献[1]不承认有两个交点,文献[2]、[3]不可能解出两个交点。本文基于牛顿迭代法,能同时适合单交点和双交点的解算,还建立了直线与线路交点坐标的统一模型,并给出了大量算例。

    2006年01期 11-13+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次数:1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GPS伪距差分定位技术的试验研究

    杨永平;冯立清;张辉;

    介绍了GPS伪距差分定位的基本原理和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编制了GPS伪距差分定位软件,并结合实际算例对GPS伪距差分定位的精度及其定位规律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得出了GPS伪距差分定位精度通常为±5 m的结论。

    2006年01期 14-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7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GPS RTK技术在铁路客运专线放线中的应用

    梅熙;

    以Trimble 4700(或5700)GPS接收机为例,介绍了GPS RTK在铁路客运专线放线中的应用过程,重点叙述了坐标转换参数的求解和设置。通过GPS RTK放线试验阐述了GPS RTK在铁路客运专线放线中的可行性及优势,并对铁路客运专线的放线工作提出了建议。

    2006年01期 18-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1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多元回归分析的间接平差算法

    牛贵兰;张书毕;

    回归分析是利用大量的观测数据来确定变量之间相关关系的一种数学方法。但在求回归系数时计算复杂,易出错。提出用间接平差的方法来计算回归系数,简化了计算过程。给出了一套计算方法,并通过计算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2006年01期 2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2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GPS-RTK技术在桥梁工程水下地形测量中的应用

    张建军;

    介绍应用GPS载波相位动态实时差分技术(RTK)进行桥梁工程水下地形测量的工作原理、作业流程及技术要点。工程实例分析表明,GSP RTK结合数字回声测深技术是全面实现桥梁工程水下地形测绘数字化、自动化,提高作业效率及成果精度的有效手段。

    2006年01期 25-26+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1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特大旋偏角立体像对的测绘精度

    裴书琦;

    分析了旋偏角的误差影响,结合实例说明特大旋偏角立体像对的测绘精度能够满足现行规范的精度要求。

    2006年01期 27-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地形图编辑软件联机帮助文档制作问题的解决方案

    杨秉岐;

    CHM是时下流行的帮助文件格式,该格式文档采用HTML格式文件制作,全面继承HT-ML的各种优点于一体,可将文字、声音、图像、动画内容表现得淋漓尽致,而且可嵌入脚本,制作特效,以其美观、眩目、超强的表现力,深受广大用户喜爱。在用M icrosoftW ord 2000文档制作CHM时,碰到图像以及文字样式、颜色样式、文字大小不能按预定样式显示等问题,经过探索,找到几种解决途径,成功地解决了这一系列问题。

    2006年01期 29-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1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西延铁路蔡河滑坡整治

    张宗堂;

    蔡河滑坡位于西延铁路蔡河车站进站端,洛河右岸,既有铁路以3~18 m挖方从滑坡中部通过。系统介绍了蔡河滑坡的地形地貌、地层与滑坡特性,对滑坡的成因和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并以此为基础对滑坡采取了抗滑桩支挡、清方减载与截排地表水相结合等综合整治措施;以及根据现场揭示地质情况所作的变更设计。提出了黄土塬边清方、深挖应慎重对待;路基工程特别像滑坡、深堑高堤、长大挡护及特殊复杂地质地段的路基工程,施工过程中应加强现场配合,运营期应加强养护维修等观点。

    2006年01期 3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1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探地雷达在铁路隧道衬砌质量检测中的应用

    张峰;陈曦;

    采用合理设置参数、滤波处理、干扰消除、提高分辨率等方法,解决探地雷达技术在检测铁路隧道衬砌质量中的应用问题。

    2006年01期 36-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6K]
    [下载次数:1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昔格达岩层中灌注桩极限承载力的合理预测

    赵春彦;吴兴序;宋天田;

    根据攀枝花地区和安宁河流域昔格达岩层中灌注桩的轴向静载荷试验资料,运用斜率倒数法和指数函数法对单桩的极限承载力进行了预测,并对预测结果进行了分析,总结出了昔格达岩层中灌注桩极限承载力预测方法的特点和适用性。

    2006年01期 40-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胶济铁路电气化工程地基与基础的质量检验

    李英杰;孙建发;李迎春;

    结合胶济铁路电气化工程地基与基础工程,重点阐述以碎石桩为代表的复合地基质量检测和以钻孔灌注桩为代表的桥基础检测。并对重Ⅱ型动力触探、静载荷试验、低应变反射波法等检测手段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2006年01期 42-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隧道掌子面画像处理系统的开发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

    段强;曹大明;贾延刚;

    介绍隧道掌子面画像处理系统的开发、构成及功能。利用数字摄像及图像处理技术,快捷、准确地描述隧道掌子面地质构造的揭示情况,为信息化设计、信息化施工及时提供指导性的参考资料,并可作为对其他超前地质预报结果的验证环节。

    2006年01期 47-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8K]
    [下载次数:1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深层搅拌桩加固软土地基的承载能力分析

    雷崇;

    深层搅拌法是将粉状水泥与含水量较高的软土强制拌和,使水泥、水和土三者发生水化及物化反应,形成具有一定强度的水泥土桩,桩与桩间土组成复合地基。结合某办公楼工程,介绍了深层搅拌的设计计算,并对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

    2006年01期 50-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马蹄迳隧道出口段工程病害分析与整治

    蔡清华;周革;

    介绍赣龙铁路马蹄迳隧道出口段病害演变发展与整治的过程,从地质内因的角度对病害成因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了整治措施。

    2006年01期 52-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1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隧道信息化施工与工程病害处理

    陈咏泉;林昀;

    在隧道地质病害施工处理过程中,利用监控量测数据信息和地质勘测成果进行综合分析,解决隧道在开挖中出现的涌泥及地表塌陷问题,拓展了隧道监控量测的应用范畴,有效消除了施工安全隐患,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及经济效益。

    2006年01期 55-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K]
    [下载次数:1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玉蒙线某桥渡区地质构造分析与工程措施建议

    赵福玉;

    对玉蒙线某桥渡区断层地质构造、地层岩性进行了分析,结合区域地质测绘钻探等手段进行综合判断,对地壳稳定性进行了评价,提出了工程措施建议。在路桥比较方案中,推荐以路基(高填方)通过为宜,较安全且节省投资。

    2006年01期 57-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3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铁路工程地质勘察监理探讨

    李德;李高明;高伟;

    论述了铁路工程地质勘察监理的产生背景和发展历程,分析了建设、监理和勘察三方对铁路工程地质勘察监理的认识过程,阐明了铁路工程地质勘察监理中应注意的问题,提出了发展铁路工程地质勘察监理的建议。

    2006年01期 59-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1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白城铁路地区方案规划研究

    石胜权;

    白城铁路地区以无改编中转列车为主,且地区只有一个综合性区段站,引入线路为4条,以南北方向车流为主,是典型的一站“十”字型枢纽区段站格局。介绍了白城铁路地区的现状、相邻线路的规划及地区客货运量。通过对总图方案的规划研究及方案综合比选,推荐集中作业方案(既有一级二场改建方案)。

    2006年01期 62-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8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东北地区铁路网建设构想

    张孟涛;

    东北地区的铁路基础设施陈旧,标准低,坡度大,有效长短,牵引定数低,输送能力小,技术装备落后。本文从以下10个方面,对东北地区铁路网的建设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增强铁路市场竞争力,建设快速客运网;加强路网主通道建设;建设大能力煤炭外运通道;发展国际联运,建设新亚欧陆桥运输通道;强化路网结构,改善路网布局,增强路网的适应能力;调整能源结构,大力发展电气化铁路;加快发展集装箱运输网络;加强港铁联运,提高集疏港能力;加强枢纽的总图规划,完善枢纽的配套建设;积极发展地方铁路,扩大路网覆盖面。

    2006年01期 66-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1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秦沈客运专线引入秦山地区方案研究

    景丽红;

    秦沈线是我国自行设计的第一条客运专线,其引入既有枢纽线路疏解方案、接轨站设计方案的特点与客货混运铁路有着本质的区别。既有秦山地区(秦皇岛—山海关地区)铁路行政管理隶属于3个铁路局,枢纽内设备分工不尽合理,运输组织复杂。经综合比选,确定采用客货分线方案。

    2006年01期 7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7K]
    [下载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拱桥主拱肋膺架现浇法施工

    张志传;

    介绍天津中心庄路跨津滨高速公路立交桥主桥双铰型上承式拱桥主拱肋施工时,采用膺架现浇法进行施工的优越性和可行性。还介绍了采用膺架现浇法施工时,膺架的设计及力学检算、膺架的搭设及拆除要点以及采用此种方法施工时需注意的一些问题。

    2006年01期 74-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南京地铁奥体中心站降水施工技术

    马天文;

    为保证南京地铁奥体中心站软土基坑的顺利开挖,降水是关键因素。本基坑上层为不透水性淤泥质粉质黏土、下层为透水性较好的粉砂土,采用了明排、管井、轻型井点等综合降水方法。实践证明此方法是合理有效的。

    2006年01期 77-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K]
    [下载次数: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新大巴山隧道煤层采空区段的施工对策

    杨军生;韦秀燕;

    通过对新大巴山隧道煤层采空区施工对策的阐述,表明地下工程通过煤层采空区时,准确探明采空区的性质以及适宜的施工方案对工程安全通过煤层采空区具有关键作用。

    2006年01期 80-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1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暗挖地铁车站中洞法施工地面沉降控制的关键工序

    刘沐良;

    以北京地铁5号线磁器口车站工程为例,利用施工力学理论,对中洞法地铁车站主体结构施工的全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通过地面沉降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的对比分析,提出了中洞法施工地面沉降控制的关键工序,为今后类似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2006年01期 82-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K]
    [下载次数:1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降低地铁造价是确保地铁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措施

    刘立;

    城市轨道交通投资大、回报周期长,这是制约城市轨道交通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阐述了在地铁前期工作中如何降低成本以及加速地铁设备国产化等建议。

    2006年01期 85-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下载次数:1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高层建筑抗震设计中短柱问题的处理

    叶永平;

    高层特别是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在结构底部常常形成短柱。短柱的延性很差,在地震作用下很容易发生剪切破坏而造成结构破坏甚至倒塌,无法满足“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设计准则。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判断高层建筑中短柱的正确方法,并提出了采用复合螺旋箍筋、分体柱、钢骨混凝土柱、钢管混凝土柱等具体措施来提高和改善高层建筑中短柱的延性。

    2006年01期 87-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下载次数:1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