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勘察

Railway Investigation and Surveying

访问量:235261

  • 航带法外控点布设图形

    <正> 铁路航测单位以往航带法加密的外控点布设,常用五点(中间点居上或居下侧)图形。1972年航规制定后,大多数情况下均采用六点图形。1980年修改的航规第2·2·2·3条(送审稿),对外控点在航线网上的位置作了规定,并在规范说明中做了相应的说明,本文试从外控点的偶然误差对高程改正的影响进行分析,供理解和使用本条规定时参考。

    1985年03期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在线(联机)解析摄影测量

    顾天襄;

    <正> 在线(联机)解析摄影测量是这样的一种摄影测量技术,计算机通过接口连接到正在测量的立体座标量测仪上,这通常是在解析测图仪上进行。由于这种作业方式,作业人员接受信息的反馈,因此有条件主动控制操作进程,这不仅可通过使用立体坐标量测仪,而且还可以用终端屏幕,给计算机不同的命令,对中间计算成果在线编辑处理,这样使复杂的计算问

    1985年03期 4-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4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关于提高电算加密质量的措施与研究

    眭金文;

    <正> 电算加密是整个航测工作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它不仅对航测外业成果起着某种鉴定的作用,而且是航测内业测图的数学基础,故应尽力提高其精度。我队是以微分法为主的成图单位、多年来,之所以能够质最良好地完成了1/5000、1/2000等多种大比例尺地形图,满足了铁路工程设计等需要,除其他措施外,与很注重这工序

    1985年03期 17-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4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用光电测距仪进行铁路曲线的复测

    张明燮;

    <正> 铁路曲线上的钢轨,由于受到列车运行时的离心力以及制动时的摩擦力等外力的推动而产生位移,这种位移积累到一定的程度便会影响列车运行的平稳和安全,因此需要每隔一段时间进行一次复测,并把轨道拨正到原设计或接近原设计的规则的形状。目前,铁路曲线的测量方法大多采用偏角法或矢距法,选定曲线半径则常用图解法或分

    1985年03期 26-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遥感技术在成昆铁路泥石流普查中取得一项成果——甘洛县苏雄区普子村居民免遭滑坡危害

    王宇丰;

    <正> 一、普子村滑坡的发现一九八四年八月,在“采用遥感技术进行成昆铁路泥石流普查与动态变化的研究”中,我从遥感图象上判释出,甘洛县苏雄区三合乡的普子村,处在列古洛多泥石流沟左岸一大型古滑坡体上,相距成昆铁路凉红车站约二公里。十月二十日前后,我们在进行铁路沿线泥石流现场调查中,对列古洛多沟的泥石流和普子村滑坡作了初步验证和调查,从普子村滑坡

    1985年03期 34-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雷达和陆地卫星合成图象的地质判释——利用同极化和交叉极化的合成孔径雷达与陆地卫星合成图象认别加利福尼亚死谷的物质成分和表面结构

    吴景坤;

    利用多种探测设备所测得的数据,对死谷的二元极化L波段(λ=25cm)雷达图象和陆地卫星多光谱扫描(MSS)数据,进行了计算机处理和数字化合成,实际上,同极化雷达数据反映出死谷的表面粗糙度,它与雷达波长成一定的比例。交叉极化数据进一步反映出总粗糙度、颗粒形状及充填物的密度。可见光和近红外反射特性与地表面的化学性质有关。死谷表面地质单元,根据其物质成分和结构的差别来确定:在多波段扫描图象中,反映出的可见光和微波散射特性,能足以判释出大部分地质单元。这种合成效果,对判释冲积扇是最显著的。利用雷达散射资料和测量的太阳角,可对被动遥感(被动微波、可见光、近红外)图象中阴影的影响进行修正。

    1985年03期 36-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5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采用多时相航空摄影分析非稳定地区

    O.Kólbl;J-J.Stuby;黄才发;

    瑞士洛桑综合理工学院摄澎测量研究所运用摄影测量的手段对非稳定地区进行了多种方法的定量分析研究。这是一项探测和分析非稳定地区的跨学科的研究工作,以多时相的航空摄影测量为其基础。一方面利用为修测地图所摄的航空象片人们能观察到近二十年中非稳定区地块三至五厘米的年位移;另一方面,借助带有详尽等高线的地形图,人们还能分析该地区的质量平衡情况。此外,将假彩色航空象片用于非稳定区的地貌制图也取得了很大成功。这些均已在瑞士不同的试验场进行了试验。

    1985年03期 4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0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成像与曝光

    汪志章;

    <正> 1.影响成像的诸因素从景物到图象是一完整的系统,如图1—1所示。景物的辐射光通过摄相机光学系统辐照在象面的感光材料上,立即使材料上的感光乳剂产生光化学反应形成潜影,这一过程就称为“曝光”。形成潜影的感光材料,经化学处理后

    1985年03期 44-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5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提高铁道工程测量精度与效率”学术讨论会在广州召开

    张明燮;

    <正> 中国铁道学会铁道工程委员会与广东省铁道学会于1985年6月12日至17日在广州联合召开了“提高铁道工程测量精度与效率”学术讨论会。参加会议的有各勘测设计公司,工程公司,高等院校、路局勘设所等单位的代表共68人、铁道部基建总局及中国测绘学会的代表也应邀出席了会议。会议交流了25篇论文。有14位代表在大会介绍了论文要点。会议还请卓健成同志作了“关于国内外工程测量发展概况”的报告,请

    1985年03期 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遥感在规划、管理和决策中的应用和发展讨论会在京召开

    卓宝熙;

    <正> “遥感在规划、管理和决策中的应用和发展讨论会”于1985年4月15日至25日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是由我国对外经济贸易部,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以及亚太地区经社会,联合国科技促进发展资金系统,联合国技术合作部联合发起,主办单位为我国国家遥感中心。会议主要内容是讨论亚太区域各国遥

    1985年03期 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全路遥感地质培训班在武昌举办

    戈清萍;

    <正> 为了在全路推广遥感技术,铁道部基建总局委托专业勘测设计公司与第四勘测设计公司在武昌联合举办全路遥感地质培训班。培训班于1985年5月8日开学。1985年6月15日结业,历时39天。聘请了西南交通大学遥感教研室主任马荣斌老师主讲遥感技术基本原理

    1985年03期 53+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